导语:2021年7月26日,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宣布合作建设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实验室,并在上海举办框架协议的签约会。 该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实验室将针对个体行为和症状建
2021年7月26日,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宣布合作建设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实验室,并在上海举办框架协议的签约会。
该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实验室将针对个体行为和症状建立的大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开展精神疾病评估和干预,探索人工智能在精神卫生以及心理健康领域的转化应用。
TCCI是大规模支持人类脑科学研究的全球知名私人研究机构之一,由陈天桥、雒芊芊夫妇出资10亿美元创办。
陈天桥提到,目前精神科医生一般通过察言观色、面谈或量表评估等方法来诊断或评估疾病,会有很多主观因素。实验室希望研究出一个客观的人工智能模型,达到顶级医生的诊断水平,进一步可以针对病人开展个性化的数字治疗。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称,“今后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实验室在疾病方面会更关注焦虑障碍,在治疗方面将聚焦数字药物和认知行为方面的治疗。”
目前,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实验室正在开展一项围绕焦虑障碍的临床实验,采用了人工智能心理治疗机器人来参与焦虑障碍病例的治疗,预计入组700例患者。
此前(3月28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即与阿里巴巴达摩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精神疾病AI(人工智能)诊疗决策支持系统,利用AI“复制”顶尖专家的诊疗能力。

同时,达摩院还引入决策智能,利用自研非线性因果网络发现技术和因果效应预估技术,不仅能定量分析诊疗动作和最终结果间的关系,全面理解疾病诊疗,还能预估不同诊疗策略的效果,根据不同病情给出最优诊疗建议。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正在国内蓬勃发展。
2020年9月,西湖大学工学院深度学习实验室研发的AI辅助心理咨询机器人“小天”完成校内测试,开始在微信小程序运行。

2018年,连信科技与浙江大学共同组建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研究中心与心理与行为大数据研究中心,专注于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领域的研发与应用。

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AI技术的完善和普及,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领域扮演的角色将愈发重要,届时不具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恐将面临技术性淘汰!